IMG_6155.JPG

破曉時分的神山南峰與雲海

 

Day 2: Laban Rata(6K, 3273m) - Low's Peak(8.7K, 4095.2m) - Laban Rata - Timpohon Gate - Tanjung Aru旅館(隔日一早回國),步行部份共11.4K,往上爬升900m,往下移動2200m
 

這次神山的攻頂過程中,即使症狀輕微,我仍深受高山症所苦。前一晚在Buffet區吃飽喝足,又有溫暖的房間與床,在海拔3200m的高山中能有這樣的享受,真的非常奢侈,理應舒服地睡個一覺,為隔日的攻頂養精蓄銳。然而躺下後,我卻開始覺得胸口有些許壓迫感,心跳與呼吸都加速,完全沒有睡意!翻來覆去不知道過了幾個小時,才迷迷糊糊地陷入半睡半醒狀態,不知不覺凌晨兩點了,也不知有沒有讓自己休息到,還是得起床出發。

過去登大山時,其實蠻喜歡摸黑攻頂的這段過程。摸黑趕路的步調一般來說會緩些,對於我這種速度慢的人來說,較不感到吃力,也更容易抓到登山的節奏;然而這次的攻頂,不知是否因身體缺氧,或是前一晚沒睡飽的關係,我幾乎從出發開始,就一路喘到攻頂;胃也一直不太舒服,幾個小時前吃的早餐像是完全沒有消化似地,偶爾讓人覺得噁心想吐;而心跳更是在每分鐘150-160下之間擺盪,若遇到較難爬的坡,或是在陡坡拉繩時多耗一些體力,心跳便會飆到每分鐘168下以上,讓我不得不走幾步就休息一會。甫過望月,夜幕低垂的神山非常靜謐而優美,月光灑落,繁星點點,替山頭添了幾分氣質,但我只能在休息時以雙瞳與記憶來接收這一整片美麗,沒有力氣拍照了。

 

IMG_6161.JPG

日出後被染成金黃色的Low's Peak,已被2015年的地震削去一大片

 

一路都是直率的陡升,雖然走得辛苦,甚至一度邊走邊想著,為何我要花這麼多錢來這裡,給自己找罪受?但當我經過七公里處的檢查哨,走在神山稜線的花崗岩上時,突然湧現一股信心:這樣的我雖然無法走得快,但體力還足夠,只要能維持現在這種狀態,控制好自己的呼吸心跳,靠著毅力慢慢攻頂,絕對沒有問題。地震過後的攻頂路線比過去還要長,穩住腳步與呼吸,繼續前行,南峰(south peak)終於出現在眼前,像是對我豎起大拇指般,鼓勵我不斷前進;天色漸亮,我的痛苦持續著,直到望見遠方隊友,在被朝陽灑成金色的Low's Peak底端等我,準備一起做最後的衝刺,我雖已喘到逼近虛脫,卻精神滿滿。

無法描述抵達終點那一刻的感受,可能當時我的狀態也不太能再感受什麼了,好好享受眼前的美景便是。我們是當天最後登頂的一批,獨自站在Low's Peak的山頂上,俯瞰婆羅洲與神山的影子,這是整片東南亞區域,靠著雙腳可以抵達的最高處,整座山好像都是我們的,感覺真的好棒!唯一的敗筆是,竟然忘記在峰頂喝預先準備的攻頂罐,只好下了Low's Peak以後再喝...(註:攻頂罐之類的飲料與零食,可以在山屋買就好,雖然價錢並不便宜(一罐飲料8-10馬幣),但可以省去將他們背上山屋的辛苦)

 

IMG_6192.JPG

由神山最高點(4095.2m)所拍的South Peak(左)以及Saint John's Peak(右)

 

因高山低氣壓而氣喘吁吁的我,上山速度真的挺慢的,為防止趕不上山屋的早餐時間,下山時兩位腳程快的男隊友替我背攻頂輕裝,先直衝回山屋check-out與打包早餐,我則與另一位隊友以還算舒服的速度慢慢走下山。隨著高度降低,未負重又省了許多體力,我的高山症狀在不久後消失,也終於有餘力欣賞沿途的美景。去年的地震對這邊的景色造成不小的影響,例如剛剛登頂的Low's Peak,就在地震中被削掉一大半(神奇的是高度不受影響,所以神山的高度不變);而東側的驢耳峰(Donkey Ear)在去年的地震整個被震斷了,現在只能隱約看見一點點驢耳朵的痕跡。神山頂的花崗岩群,由於足夠粗糙,因此只要天氣夠好,岩層沒被打濕,爬升時的抓地力挺夠的;然而下山的路上,拉繩降落一些陡坡時,還是不禁捏一把冷汗,到底幾個小時前,我們是如何摸黑爬上這些地方的呀?經過一大片落石區時,導遊告訴我們,這是去年地震前的神山攻頂路線,另外還有一條來自婆羅洲別處的山徑在那邊交會,那條路線竟然可以走個四天三夜!但地震後,目前只剩下我們這次的路線可以走了。

 

IMG_6248.JPG

山在虛無飄渺間

IMG_6217.JPG

 

押隊的導遊與我們一起下山,我們便與他聊聊關於馬來西亞的登山文化、導遊與挑夫的工作之類等等瑣事。外國人與馬來西亞人登神山的費用有蠻顯著的差異,後來才知道這些差價並不是被嚮導或是神山管理處收去,而是被政府給拿去(進行那些上國際媒體上看到的貪污活動)了,也難怪東馬人會這麼不喜歡西馬人,消費他們的天然資源,卻不給予回饋。

 

IMG_6268.JPG

下山前的早餐

 

回山屋Check-out、用完早餐、寄出明信片(山屋有賣明信片,也有郵筒)約早上十一點出發離開,我們應該是該山屋未參加Via Ferrata活動中,最後一批下山的遊客。沿路遇見不少porter將食物、瓦斯等物資運上/運下山屋,我們能夠在山屋上有舒適的享受,真的要好好感謝他們啊!剛開始下石梯的路況比想像中辛苦一點,下坡的速度並沒有比上坡快多少,直到回至4-5公里處後才好些;由於擔心過下午四點後會超時,我們一路上都沒什麼休息,最後於下午三點十五分左右抵達登山口,回到神山公園總部領登頂證書與寄放行李,三點半離開,約兩個半小時後回到市區。回到平地的旅館,下了車才開始明顯感到腿軟,小腿已經抖到不行...

爬神山能夠順利登頂,除了事前應有的準備外,更重要的大概就是「運氣」了。若不幸遇上雨天,稜線段的花崗岩會變得很危險,登頂步道也會因安全因素而封閉,對於花了不少錢而來、前一天也辛苦爬上山屋的山友,遇上這種狀況,一定會非常失望!不過登大山不僅是修身養性的活動,也是緩慢累積的過程。攻頂只是此行的目標之一,提供一個激勵我們不斷向前的理由而已,而更加珍貴的,反倒是自始至終隊友的互相鼓勵扶持,以及半路上、山屋中與來自不同國家旅客交流,所編織出來的美麗回憶。

下次哪座山好呢?
arrow
arrow

    whitney136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