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G_5391.JPG

雪梨歌劇院、雪梨港,與雪梨市中心

 

許多人都知道「攀登雪梨大橋」這項昂貴的活動,視內容不同,價格從158-388AUD不等;然而卻比較少人知道,雪梨大橋旁那座裝飾用的高塔,也是可以攀登的,且價格平易近人許多:大人15AUD,學生10AUD而已。耶穌受難節(Good Friday)這天萬里無雲,大概全澳洲的人都選在這國定假日出門享受陽光了吧,由於我前一天在free tour中得知攀登雪梨大橋塔的訊息,便決定在好天氣中衝一發了。

IMG_4409.JPG

除了雪梨大橋本身外,兩側以石頭建成的塔,也是可以攀登欣賞雪梨港景致的好地方

IMG_5363.JPG

 

岩石塔底端的公園並沒有入口,要走上塔,必須先從岩石區Cumberland Street的階梯走上雪梨大橋,抵達東南側的石塔。原以為這只是個可以爬上去眺望的地方,想不到這座海拔89公尺的石塔裡頭,竟還包含一座小博物館,記錄著雪梨大橋的前世今生、以及詳細記錄建造過程,很適合對工程、建築有興趣的人前來探索。雪梨港灣大橋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鋼鐵拱橋,即使長度只有第三名,但若將橋面寬度、總運輸量等因素考慮進去,便可穩居第一名寶座:這座塔共用掉了52,800噸的鋼鐵、17,000立方公尺的花崗岩、95,000立方公尺的水泥、以及6,000,000顆鉚釘。剛建造完成時,橋上共有六條車道、兩條火車道、兩條輕軌線、以及人行道和自行車道各一;現今則改為七條車道、一條巴士道、兩條火車道、以及人行道和自行車道各一。

 

IMG_5415.JPG

Sydney Harbour Bridge Pylon Lookout 景緻

 

IMG_5382.JPG

世界鋼鐵大橋比一比

IMG_5370.JPG

解決鐵橋熱漲冷縮問題的關鍵之一

IMG_5372.JPG

照片記錄

IMG_5381.JPG

IMG_5380.JPG

建造過程一覽

 

離開博物館前,發現還有間小影片室,播放著大橋建造的相關紀錄照片:

IMG_5429.JPG

 

以下紀錄一些我在博物館看到,關於雪梨港灣大橋的小趣事:

1. 在決定建造這座橋之前,南北雪梨之間的交通方式,主要仰賴發達的水上交通,每天估計可以運送40,000人——而大概也是因為當時的水上運輸太方便了,所以一再延宕這項耗資鉅款的雪梨港灣大橋建造計畫。

2. 雪梨大橋在1924年開工後不久,1929年便遭遇全球經濟大蕭條;然而因為橋的建造需要各方專家與龐大勞力參與,擴大了內需,使得雪梨大橋這將近八年(精確一點是七年又356天)的建造過程中,對於經濟衝擊帶來了一定程度的緩解作用。因此這座橋在當時也有「Iron Lung」之稱,以顯示其維護當地經濟命脈的地位。

3. 橋面以灰色油漆裝飾,是因為灰色接近鋼鐵的原色,也比較不容易髒。為了替雪梨大橋穿上這美麗的外衣,共用掉了272,000公升的油漆。

4. 建造如此龐大的鐵橋,遇到最大的兩個問題是:一、鋼鐵的熱漲冷縮問題:由於在炎熱天氣時,整座橋的長度將會膨脹18公分,是非常可觀的數字,因此各部元件的耦合技術,使得鋼鐵在膨脹與收縮時皆能承擔受力,自然成為工程一大重點(如特殊設計後的活動絞鍊)。二、由於鐵橋是由兩側的拱形開始建造,到它們最後相連時才能產生預期的受力分擔,所以在橋還沒相連之前,要如何克服拱橋產生龐大的力矩,使它不至於垮掉,更是當時的工程師需要費盡腦筋的一件事(解決方法,以大量特殊設計後的鋼索作為支撐)。

5. 1932年雪梨大橋完成,前軍隊總長兼右派成員Francis Edward de Groot因為不滿左派的NSW總理JohnTomas Lang被選為啟用剪綵代表,便在3/19開幕典禮當天騎著馬趕到會場,並在剪綵儀式開始前幾分鐘,率先用他的劍將綵帶給剪了(XD)。事後他遭到逮補,為了這舉動付了5英鎊的罰款,天啊只要付五英鎊就可以當雪梨大橋的剪綵人,真是挺不錯划算啊...

 

IMG_5440.JPG

 

離開Pylon後,繼續沿著雪梨港灣大橋從南岸走到北岸,欣賞黃昏與日落美景,也是挺放鬆舒服的!

IMG_5459.JPG

IMG_5461.JPG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Sydney Harbour Bridge 雪梨大橋
    全站熱搜

    whitney136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